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术队伍 -> 研究队伍
研究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05人,院士1人,杰青、卓青7名,优青、青拔青长6人,百千万人才4名,获得国家或省级人才称号的34人次,40岁以下研究骨干46人,占整体44%,形成了一支年龄、专业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学术团队。

研究团队被评为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科技部创新团队,国防科工委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实验室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40余人。每年向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复旦、西交大、东南大学等著名高校输送博士生100余人,向航空航天、兵器、船舶输送人才80余名,向华为、中兴、歌尔声学、中芯国际、东软等知名企业输送人才60余人,向高等院校输送师资人才30余人。目前,基于实验室在半导体领域的优势,山西省依托我实验室,新成立了“半导体学院”,年招收本科生450余人,必将为山西省信息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和动力源泉。

实验室主任:张文栋,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73首席科学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一直从事动态测试与微米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防“973”、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20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4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46个国家重大和重点武器型号。博士学位论文获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学术顾问:李魁武,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陆军信息化自行高炮与炮弹结合末端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专家,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昼夜型、全自动、高射速25mm、35mm自行高炮系统,填补了我国自行高炮防空/反导领域空白,解决了传统高炮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防空/反导需求问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学术顾问:祖静,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兵工学会荣誉理事,IEEE终身高级会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科技功臣。提出并创建了“存储测试技术”的理论及技术体系,是我国存储测试技术的奠基人。所研制的多种测试和试验装置在国防领域得到应用。出版《新概念动态测试》专著一部。

学术顾问:周汉昌,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70年代起一直从事恶劣环境下瞬态参数光电技术及仪器的前沿研究。所研制的激光测速靶达到万分之三的精度,超过国际领先的AVL公司的同类产品,成为兵器工业测速的代用基准。获省部级奖励15项,是我国温度传感器动态校准理论与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学术顾问:韩焱,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劳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直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射线成像和工业CT为基础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信息探测,图像序列处理,多维场信息反演及可视等领域。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和国家技术进步三等奖各1项。

方向带头人:马铁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劳模,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军委科技委特聘专家,《兵工学报》编委。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28项。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兵器、航空、航天和油气开采等领域。获省部级科技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52项,发表学术论文88篇。

方向带头人:刘俊,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装备发展部专家。主持“军委173”、“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等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50余个国家重大和重点武器型号。

方向带头人:薛晨阳,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持“863”、“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方向带头人:潘晋孝,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国家联系高级专家。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理事、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中国无损检测射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成果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5项。

    方向带头人:熊继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总装专家组成员等。主持“国防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项目49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5项,发表SCI论文52篇,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40余个国家重大和重点武器型号。